资讯分类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大致由哪几部分组成?

  • 分类:大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21
  • 访问量:0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大致由哪几部分组成?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大致由哪几部分组成?

  模具基本结构分上模、下模由模柄(冲头把)、上模座(上托)、导套、凸模、垫板、固定板、脱料版和螺钉以及销钉等零件组成;下模由下模座、导柱、凹模、导料板(侧面导板)、承料板、挡料板和螺钉、销钉等零件组成。

  冲压模具零件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做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他零件等。应该指出,不是所有的冲模都具备上述六种零件,尤其是单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拉深模具,可以选择Cr12MoV,淬火到58-62HRC,然后再渗氮处理,不过模具的渗氮工艺比较复杂,一般的工厂做不好,做了没有效果,甚至不能使用,渗氮处理得好的,可以使表面的硬度达到900-1200HV,相当于68-72HRC,使用寿命可以提高很多倍,不过模具渗氮做到最好的要数重庆鼎星渗氮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还可以用热作模具钢H13淬火到50-55HRC,再渗氮处理,效果比Cr12MOV好。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中,设计人员的经验与技能起到关键作用。设计合理与否,通过试模才能确认;而模具则需要通过多次试模及反复修改,才能最终完成。生产实践中,有些模具一旦投入到生产线上使用以后,却往往会产生各种问题,无法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或技术要求,造成生产线的非正常停工等,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于是,如何提高模具的稳定性,成为模具制造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模具及冲压成形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何谓稳定性?稳定性分为工艺稳定性和生产稳定性。工艺稳定性指满足生产合格产品具有稳定性的工艺方案;生产稳定性则指生产过程中具有稳定性的生产能力。

  由于国内的模具制造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而且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尚停留在传统作坊式的生产管理阶段,往往忽略了模具的稳定性,造成模具开发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先让我们来看看影响模具及冲压成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模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模具结构件的强度要求;冲压材料性能的稳定性;材料厚度的波动特性;材质的变化范围;拉伸筋阻力大小;压边力变化范围;润滑剂的选择。

  如何正确选材

  众所周知,冲压模具所用的金属材料涉及到很多种类,由于模具中各种零件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其材料的要求和选用原则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合理地选用模具材料,便成为模具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

  选用模具材料时,除了要求材料必须具备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适当的韧性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被加工产品材料的特性与产量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模具成形的稳定性要求。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模具设计人员倾向于凭个人经验选择模具材料,在冲压成形中往往会出现因模具零件的材质选用不当而导致的模具成形不稳定的问题。